【原文】
太液池边皆是雕胡、紫萚、绿节之类 ① 。菰之有米者 ② ,长安人谓为雕胡;葭芦之未解叶者 ③ ,谓之紫萚;菰之有首者,谓之绿节。其间凫雏、雁子布满充积 ④ ,又多紫龟、绿鳖 ⑤ 。池边多平沙,沙上鹈鹕、鹧鸪、䴔䴖 、鸿鶂 ⑥ ,动辄成群。
【注释】
①太液池:汉代建章宫中的人工湖,西汉时皇帝与嫔妃们游玩之处,占地百亩,汉武帝时挖掘而成,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。因为水面宽阔,池水丰沛,故取名“太液”,意为津液滋润。《三辅旧事》曰:“太液池在建章宫北,池周回千顷。日出旸谷,浴于咸池,至虞渊即莫。此池象之也。”《三辅黄图》卷四曰:“太液池,在长安故城西,建章宫北,未央宫西南。太液者,言其津润所及广也。《关辅记》云:‘建章宫北有池,以象北海,刻石为鲸鱼,长三丈。’《汉书》曰:‘建章宫北治大池,名曰太液池,中起三山,以象瀛洲、蓬莱、方丈,刻金石为鱼龙、奇禽、异兽之属。’”何清谷校注说:“太液池的水源来自昆明池。”“《汉书》卷二十五《郊祀志》颜师古注引《三辅故事》云:太液池‘北岸有石鱼,长二丈,高五尺,西岸有石鳖三枚,长六尺’。1973年,在高低堡子村西侧发现一件长4.9米,中间最大直径1米,形如橄榄的石雕,可能就是当年池边的石鱼。”王仲殊《汉代考古学概说》说:“建章宫北有太液池,其遗迹尚大致可寻。1973年在池址的北侧发现了一件巨型的鱼形石雕,长近5米,证实了各种文献关于太液池北岸当时置有石鱼的记载。”文人辞赋中也有对于太液池的描写。班固《西都赋》曰:“前唐中而后太液,览沧海之汤汤。扬波涛于碣石,激神岳之嶈嶈。滥瀛洲与方壶,蓬莱起乎中央。于是灵草冬容,神木丛生。岩峻崷崪,金石峥嵘。”张衡《西京赋》曰:“顾临太液,沧池漭沆。渐台立于中央,赫昈昈以弘敞。清渊洋洋,神山峨峨。列瀛洲与方丈,夹蓬莱而骈罗。上林岑以垒㠑 ,下崭岩以喦龉。长风激于别陦,起洪涛而扬波。浸石菌于重涯,濯灵芝以朱柯。海若游于玄渚,鲸鱼失流而蹉跎。”刘庆柱《地下长安》说:“如同未央宫沧池一样,太液池不只是点缀建章宫风景的水池,还为千门万户的建章宫提供了大量蓄水。更为重要的是,太液池作为大海的象征,皇帝把其安排在皇宫之中,显示出宫城作为国家的缩影,其宫城东、西、南、北四面辟门,象征天下国土尽在宫中,又把海洋河川以太液池为象征,统统纳入宫城。”雕(diāo)胡:即菰(gū)的果实,又名菰米,也称为雕胡、安胡。紫萚(tuò):叶子未张开的芦苇,因外皮呈紫褐色而得名。萚,落地之草木皮、叶。绿节:即茭白。
②菰: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长于浅水处,春生新枝,夏秋抽生花茎,有变异不开花而嫩茎肥大者称为茭白,开花结籽即为菰米,可食用。明周祈《名义考·雕菰》曰:“《说文》:‘雕(菰)一名蒋。’今所食茭苗米也。初生苗谓之茭白,中心生薹如藕,至秋如小儿臂,可蒸食。其中有黑点者谓之茭郁,至后结实,可炊为饭,乃雕菰米也。”米:去皮壳的某些植物的籽实。后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卷六曰:“《本草》云:‘莲、菱、芡中米,上品药。’”
③葭(jiā)芦:初生的芦苇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曰:“七月流火,八月萑苇。”孔颖达疏曰:“初生为葭,长大为芦,成则名为苇。”
④凫(fú):水鸟名,俗称野鸭。状如家鸭而略小,常于水中群游、低飞。《尔雅·释鸟》曰:“舒凫,鹜。”邢昺疏曰:“李巡曰:野曰凫,家曰鹜。《礼记·内则》辨鸟之不可食者云‘舒凫翠’。”宋罗愿《尔雅翼·释鸟五》曰:“凫,似鸭而小,长尾,背上有文。今江东亦呼为[尔鸟] 。陆玑云:‘大小如鸭,青色,卑脚短喙,水鸟之谨愿者也。’……《方言》曰:‘野凫甚小而好没水中者,南楚之外谓之䴙[厂虎鸟] 。’”雏(chú):小鸡。此指幼小的鸟类。雁:鸟名,野鹅。颈和翼较长,足和尾较短,羽毛淡紫褐色,善游泳和飞行,常见的有鸿雁、白额雁等。《礼记·月令》曰:“(仲秋之月)盲风至,鸿雁来,玄鸟归,群鸟养羞。”杜甫《九日五首》其一曰:“殊方日落玄猿哭,旧国霜前白雁来。”
⑤龟:古人视其为神灵之物,灼龟甲占卜。《礼记·礼运》曰:“何为四灵?麟、凤、龟、龙,谓之四灵。”汉王充《论衡·龙虚篇》引孔子曰:“龙食于清,游于清;龟食于清,游于浊;鱼食于浊,游于清。丘上不及龙,下不为鱼,中止其龟欤?”《春秋公羊传·定公八年》曰“龟青纯”,何休注曰:“纯,缘也。千岁之龟青髯,明于吉凶。《易》曰:‘定天下之吉凶,成天下之亹亹者,莫善乎蓍龟。’”鳖:《周礼·天官·鳖人》曰:“以时簎鱼、鳖、龟、蜃,凡貍物。春献鳖、蜃,秋献龟、鱼。”
⑥鹈鹕(tí hú):水鸟名。体大嘴长,嘴下有可伸缩的皮囊以捕食鱼类。《尔雅·释鸟》曰:“鹈,鴮[生僻字 无法输入] 。”郭璞注曰:“今之鹈鹕也。好群飞,沉水食鱼,故名洿泽,俗呼之为淘河。”《诗经·曹风·候人》曰:“维鹈在梁,不濡其翼。”孔颖达引陆玑疏曰:“鹈,水鸟,形如鹗而极大,喙长尺余,直而广,口中正赤,颔下胡大如数升囊。若小泽中有鱼,便群共杼水,满其胡而弃之,令水竭尽,鱼陆地,乃共食之,故曰淘河。”《庄子·外物》曰:“鱼不畏网而畏鹈鹕。”鹧鸪(zhè gū):鸟名。形似母鸡,头似鹌鹑,栖息于灌木丛、树林中,单独或成对活动。 䴔䴖 (jiāo jīng):即池鹭,水鸟名,别称鳽 。腿长,有栗红色毛斑,以捕食鱼虫蛙为生。《尔雅·释鸟》曰:“ 鳽 , 䴔䴖 。”郭璞注曰:“似凫,脚高,毛冠,江东人家养之,以厌火灾。”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广动植之一·羽篇》:“ 䴔䴖 ,旧言辟火灾。巢于高树,生子穴中,衔其母翅飞下养之。”鶂 (yì):水鸟名,形似鹭而体形较大。罗愿《尔雅翼·释鸟三》曰:“字或作鹝 、作[赤鸟] 、作鹢。善高飞,能风能水。古者天子舟首象鹢,所以厌水神。《淮南》云:‘龙舟鹢首。’如是古矣。《上林赋》:‘棹鹢牛首。’汉人船首犹画青雀。盖其遗制。”
【翻译】
太液池周围生长着雕胡、紫萚、绿节之类的植物。菰中有米一样的果实的,长安人称为雕胡;叶片尚未张开的幼小的芦苇,被称作紫萚;菰中有头的被称为绿节。在这些众多的植物中间,到处都是小野鸭小雁子,还有很多紫色的龟和绿色的鳖。太液池边还有许多平整的沙地,沙地上水鸟众多,有鹈鹕、鹧鸪、䴔䴖 、鸿鶂 ,经常成群结队。